郭总,您好
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第三章公路通行能力以及第二章条文解释中有两处不明白的地方,还请指导一下。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11页公式3.4.2-1以及第12页公式3.6.2中“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MSF”这个值怎么求或者这个数指代的是哪个值,在规范里面没有找到相关公式和说明。
2、第二章条文解释 第101页中的公式2-4和2-5中的“设计服务水平下单车道服务交通量CD”。请问这个字母代表的东西怎么求或者指代哪个数值,在规范里面没有找到相关公式和说明。
以上两个问题还请郭总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祝工作顺利。
1、17版路线规范表3.6.1设计速度80km/h的二级公路基准通行能力为2800pcu/h,60的降到了1400,40的为1300,不合理,是否数据错误?
2、公式3.6.2中设计通行能力Cd的单位为veh/h,MSFi的为pcu/h,不一致。虽然有交通组成修正系数,但很难说体现了两者的折算关系。且基准通行能力和最大服务交通量均采用pcu/h做单位,为何Cd还要用veh/h?
3、表3.6.2-3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表中三级公路(车道宽度3.25m)的修正系数为0.56,折减幅度过大,该因素应在基准通行能力中有体现,再次折减将导致三级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大大低于适应交通量,影响公路标准选择。
以上问题影响地方公路标准选择,望能及时予以解答为盼!
你好!
你咨询的相关问题,我们已经有专门的文章进行了回复和讨论,请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的规范问答栏目,查询浏览已经发布的文章吧。
郭总:
您好,我最近在做一个120km/h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外侧两车道为限速80km/h的大车专用车道,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7.9.4条,需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大型车比例较高的二、三级公路,应采用货车停车视距对相关路段进行检验,表7.9.4中列有120、100时速的货车停车视距,但是根据运行速度,货车期望值为80km/h,远达不到100、120的速度,请问进行路侧视距检验时,该按哪个视距值(运行速度还是设计速度)进行检验呢,如果是按照运行速度80km/h的货车视距值来检验,那表7.9.4所列100、120的视距数值的应用场景又是什么呢?还请郭总不理赐教!
你好!
请你阅读浏览前不久我们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关于货车停车视距检验的文章,相信能够回答您的问题了。
郭总,您好。有个曲线组合箱麻烦您解答
对于路线中使用卵形曲线,新建项目一般不建议采用,但是在改扩建项目中,却很常见。现在有个路线组合如下:三个圆相连,两端为4100半径的曲线,中间设置一个5600半径的平曲线(利用老桥的需要),三个圆用缓和曲线连接,形成左转的同向三心卵形曲线。设计速度为120km/h,则两端的圆需设置超高,而中间的圆可不需要设置超高,因此该路段的路面横坡设计成了:两端的圆设置2%的超高,通过缓和曲线设置超高过渡段,与中间的圆相接,在5500的圆上就为-2%的横坡(即:正常路拱),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违反规范的要求,但不知是这样的线形与横坡超高组合是否合适?会不会有行车安全问题。我总觉得这样的组合可能存在横坡变化较为频繁;然后,在同向的5500圆上,突然一下没有了超高,不安全。不知这样理解合理吧?您有什么建议?
你好!
来信提到的是一个具体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抱歉我们不能对具体工程项目提供咨询服务。
但是,请你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中我们已经发布的与超高过渡相关的文章,我相信,根据文章内容、在理解超过过渡核心问题之后,你遇到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郭总,您好!
之前阅读了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规范每周一问答第五十八期,关于《规范》表6.4.1中一级公路(集散功能)设计速度60km/h时右侧硬路肩的最小值(0.25m)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专家回复中提到 “该数值应该是0.50m,应该是一处印刷错误吧。我们已经对此作了专门记录,后续将会予以订正。即此处,右侧硬路肩最小宽度应为0.5m。” 请问这条规范是否确认为印刷错误,是否已印发正式勘误通知,盼您解惑,万分感谢!
专家您好:
根据《路线规范》7.5.3条,各圆曲线半径所设置的超高值应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经计算确定,必要时按运行速度验算。
这个超高值的计算过程中,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等取值没有疑虑,但是公路条件、自然条件等相关条件如何量化、取值并计算。
你好,咨询一个小问题。挡墙图集里面没有仰斜式路堤墙,纬地挡墙库里面有仰斜式路堤墙。理论计算上仰斜式路堤墙是没问题的,就是不知道怎么根专家解释。
请问,贵单位产品能否批量计算数公里长的铁路路基填挖方断面面积,并汇总计算土石方量?
郭总:
您好!
我是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的一名设计人员,目前正参与一条既有高速的扩容设计。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烦请咨询一下您。
由于本项目为既有高速扩容(双向六车道改双向八车道),原有互通只能原位改建,因此出现下述问题:
现有A枢纽互通和B一般互通,AB两座互通受大交通量影响,出入口均需采用双车道变速车道,这使得两座互通净距无法满足规范要求(1000米),应按复合式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方式处理(路线规范11.1.6),处理方式可采用下列三种方式(路线规范11.1.10):
“①采用辅助车道将两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上一入口至下一出口连通。
②采用与主线分隔的集散车道将主线一侧的所有出口、所有入口连通,形成在主线上一次流出、一次汇入的方式。
③采用交织分离车道,将在集散道上的主要交织车流分离,形成两处互通式立体交叉间无交织运行的方式。”
其中若采用设置辅助车道的方式,两互通间交织段长度为1200米。
但根据路线规范11.1.10条文说明:“一处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和另一处互通式立体交叉构成的复合式立体交叉应选择第2种方式;交通量大、交织距离短、有双车道出入匝道时,应选择第3种方式。中西部地区且转向交通量较小时,经过充分论证并对通行能力分析验算后,可采用第1种方式。”
由于该项目位于城区内,周围限制因素多,采用第2种、第3种方式进行复合的难度极大。且参考《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10.6.2,并未对双入双出的辅助车道进行要求(见图)。故咨询郭总,交织段1200米的前提下,上述情况可否使用第1种方式进行两个互通式的复合处理?
我们只对与行业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文内容进行解读、回复和讨论,不能对具体工程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啦!
抱歉,请理解!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9.1.6 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的平面交叉均应进行渠化设计。
这个是两条路都是三级及以上还是有其中一条三级以上?
你好!
该条文很明确是对当前项目而言的,即当前项目是三级及以上公路的,其主线上设置的所有平面交叉均应进行渠化设计。
即不论与当前项目交叉的被交道路是哪一个技术等级(高速公路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