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华西 单位:华西院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12-04-24
您好: 关于纬地挡墙中的路堑墙,我定义了多种不同高度(2-8)同一类型的挡墙,填土高度(基础埋深也定义了),但我发现在立面设计的时候软件默认是以标准断面进行输出的,且基底线和道路是平行的,这点对于纵坡值超过5%的道路来说如果路堑墙基底和道路是平齐的,就不符合规范,而且无论我怎么拖动夹点,都始终变换不了墙高和基础埋深,也无法实现台阶式基底,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为什么路堑墙设置就没有向路肩墙那样控制基础埋深和基底纵坡,还有实现夹点编辑???
你好! 路堑墙和路肩墙是不同类型的两种挡墙型式,路肩墙是墙顶固定、动态拖动或输入参数向下改变墙高;而路堑墙是墙底固定、动态拖动或输入参数向上改变墙高,即使拖动夹点也是拖动墙顶的夹点动态调整墙高。也就是说路堑墙是根据挡墙插入点(近路面点)接于边沟外侧顶点进行控制的,如果需要设置台阶基础,你需要设置有不同插入点位置的标准挡墙断面(如图)。
昵称:olive1013 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来源:地址:北京西城区展览路1号邮编:100044 时间:2012-04-13
请问做城市道路的时候,主干路1 60km/h设计速度,如果曲线半径小于600m时,超高怎么操作,我试了很多次,设计向导超高值那块是灰的,无法实现超高。但是规范要求超高。
你好! 城市道路大多数车速都不高,为了有利于建筑布置及其他市政设施修建,一般均不设置超高。如果你确实需要在项目中设置超高,可以在设计向导中灵活采用公路主线进行超高计算即可得到超高数据文件。然后再运行设计向导按照城市道路类型进行项目属性的设置。
昵称:rbmutou 单位:个人用户 来源:地址:新华大街3#邮编:010000 时间:2012-04-07
单车道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匝道终点接线目标曲线为一较长的缓和曲线,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设计出满足规范要求的平行式加速车道?
你好!方式很多:1、匝道起终点反过来设计平面线位吧。2、在缓和曲线可能的接线位置,采用3点定圆的方法,拟合一段圆弧,终点与圆弧衔接即可。3、采用纬地中的智能布线功能也可以完成以上设计的。
昵称:crd 单位:个人 来源:地址:江西南昌邮编:330100 时间:2012-03-09
您好请问一下关于匝道端部虚拟路拱线的设定,软件的设定方法是不是强制性规范要求,我能否用鼻端半径加鼻端处匝道硬路肩宽度比上鼻端半径加主线硬路肩,而不是(Rc+W匝道硬路肩-0.5)/(Rc+W主线硬路肩-0.5)。谢谢!
你好!这一点不是强制要求的。你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理解和项目特点来设置的。当然目的是端部内区域的断面横坡过渡合理,利于行车安全和排水就可以了。
昵称:ynBEC 单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石家巷9号邮编:650011 时间:2011-12-14
您好!我想说的主要是纬地立交的问题。智能布线的确非常智能好用,但是还有一些地方明显不足,不知现在有没有改进: 1、智能布线能否考虑加减速车道的设计问题,有时加减速车道长了浪费,短了不满足规范。总是要试好几次才能成功。如能结合加减速车道的设计我觉得纬地立交设计模块会更加完美。 2、智能布线过程中,为什么直线和圆可以随意剪断而缓和曲线不能?这或许和缓和曲线本身有关,但如能增加这个功能,比如缓和曲线也能剪切需要的长度就更为方便。 3、类似问题2,缓和曲线可以修改参数和长度,但是圆曲线却不能随意修改长度,为什么呢? 4、最不爽的地方,是我觉得智能布线时,无法设定步长,以至于布出来的缓和曲线、圆曲线和直线都不是整数。 比如设定2米、5米的步长比较适合,急盼增加这个功能! 5、问题类此上列,智能布线为何不认缓和曲线?有时候匝道起点刚好在主线的缓和曲线上,这给立交设计带来较大不便。 智能布线功能似乎和CAD是无缝衔接,没有对话框。以上问题貌似可以用“立交平面设计”来补充,但我觉得那个接线比较慢。还是智能布线比较猛。急盼回复!
你好! 首先感谢您对纬地软件的支持并反馈详细的使用意见给我们。 1、纬地道路系统在6.0版本中已经增加了基于智能布线技术的互通立交设计功能,可能你还没有看到关于这方面的视频资料吧,请在本网站“下载升级”页面第二页下载“基于智能布线的互通立交设计”的纬地系列新功能演示资料进行了解,另外你也可以下载纬地道路6.0系统教程参阅其中3.4.2章节的相关介绍。采用智能布线进行立交匝道线形的设计,可以很方便地修改流出角度、加减速车道长度等参数,并可以通过实时拖动的方式修改加减速车道长度,修改方式是非常灵活的。而且对于相同线形组合的匝道形式还可以通过复制的方式直接粘贴到所需位置,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及修改即可完成该匝道线形的设计。你可以试试了,如果有什么问题或需求,欢迎及时和我们联系。 2、公路和铁路使用的缓和曲线(回旋曲线或者三次抛物线)的线形特点使其不能作为CAD的最基本的曲线单元,不能像直线和圆曲线那样进行各种CAD的基本操作,例如延伸、求交点、求垂足点、剪裁,也包括OFFSET等。同时也限制了在路线软件中,类似剪切的操作也是有条件限制的。直线和园曲线每一点的曲率半径都是相同的,所以可以随意进行剪切。而缓和曲线由于各点曲率的不同,剪切后就难以和控制线元直线或圆曲线进行顺适的连接了,线形组合也就发生了改变,不一定符合线形设计的规范要求了。 3、智能布线功能是以直线和圆曲线作为控制单元实现拖动方式的路线展线设计的,在圆曲线的半径、位置(中心坐标)和前后衔接的曲线单元位置确定的前提下,圆曲线的长度就自然是确定了,如果作为一个方程求解的话,它的解就是唯一的了。圆曲线的长度是由其他条件所确定的,是方程的因变量。无论是从路线专业需求出发还是从曲线单元求解角度,都是不太方便将其作为控制参数的。因为在路线设计中,一般我们会控制圆曲线的半径、直线段的长度、缓和曲线参数等,很少控制圆曲线长度的(尽管在路线设计中,圆曲线长度也有最小长度等要求的)。 而在立交平面设计中,由于其开发设计思路不同(积木法),经常会用到变化圆曲线长度来进行的起终点接线设计的。 4、对于智能布线设置步长的建议,由于直线和圆曲线都是采用cad的绘图工具直接绘制和编辑的,所以默认也就是cad绘图的步长了。而缓和曲线是根据直线或圆曲线的位置及半径等参数实时计算生成的,其参数准确值本来就是破数,如果给定步长限制(即长度的精度,如你说的2米、5米等)会引起实时拖动调整中的线形跳动现象,并且由于直线或圆曲线控制线元已经确定,步长限制还会引起相邻参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一定是设计者需要的结果。 但是对于你说的取整问题,我们开发提供了直接在CAD“属性栏”中对参数取整的便捷功能,对圆曲线半径或缓和曲线参数或长度等等进行整数值设置的功能,也就是在保证灵活的线位拖动基本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然后在直接设置参数取整就OK啦。 5、智能布线的原理就是通过绘制直线和圆曲线等控制线元,然后系统实时计算生成缓和曲线,将这些控制线元连接成一条连续的路线。而且缓和曲线曲率连续变化的特性也决定了其不能做为控制线元进行设置。 对于匝道起点位于缓和曲线的情况,同样是由于缓和曲线的特性所决定,纬地软件不能、也没有软件能做到直接衔接缓和曲线的。但是在实际项目中你可以在缓和曲线上拟合一段圆曲线,然后再进行匝道线形的连接设计。另外,你也可以将立交平面设计方法和智能布线设计方法结合,先采用立交平面设计设计出匝道起点线形,然后转为智能布线再继续进行设计的。 智能布线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操作起来也是非常灵活方便,设计线形犹如工程师在摆布一根绳子一样直观快捷,我们在以后的版本升级中还会对该功能继续进行增强,使之成为复杂线形和立交设计的必备工具。也欢迎你在以后的使用中继续反馈使用意见给我们,使得智能布线功能模块更趋完善和强大。 总结您提出的几点问题,似乎都关联到同一个实质:缓和曲线的数学和线形特点。
昵称:changsheng80 单位:中南院 来源: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圭塘中南院水保处邮编:410014 时间:2011-12-01
你好: 请问纬地道路的数据,6.0版本和5.9版本之间是否可以无缝衔接?由于有一些项目是几家设计单位合作,但又不能保证大家使用的纬地软件版本一致,因此需要数据文件能在不同版本之间通用。能否开发一个软件,能够转换数据的文件版本。 另外,软件中能否根据公路等级,参照路线规范,对线形指标验算是否合规,如曲线半径、长度,合成纵坡,连续坡长等等。
你好! 纬地道路6.0版本相比纬地5.9由于功能上的增强扩展,对一些数据文件结构进行了优化,主要是对项目文件(prj文件)、支挡构造物(dq文件)、数模文件(dtm文件)进行了结构优化,其他数据文件没有改变。如果你使用6.0版本程序是完全可以自动兼容5.9版本数据文件的,一般程序升级都是自动兼容低版本程序数据的;如果使用5.9版本程序,可以通过新建一个项目,然后指定除以上数据文件外的文件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建议你们最好还是将软件升级到统一的最新版本,以便使用更多更新的增强功能。 对于设计项目中的指标参数复核功能,目前软件中没有设置该功能,因为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都是按照相应公路等级的指标要求进行取值设计的,并且做为设计者对于一些项目由于项目实际情况限制会专门采用一些低于指标要求的参数。如果你需要查询这些参数指标,通过技术指标表或者运行速度系统指标统计表等相关表格都是可以查阅这些指标是否合规的。
昵称:wuvic 单位:湖南华罡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45号南苑10栋 时间:2011-11-02
我翻阅了以前你们对新版路线规范条文说明7.5.4中的超高渐变率计算中的B值是否包含硬路肩的回复,最近的一条回复好像已经是08年的时候了,当时可能还有点争议,但现在过了那么久了,每个地方的公路行业内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在我们湖南,B值是要包含硬路肩的;一直没有推出(好像也没有计划推出)的《细则》中也明确写了:“B─未设硬路肩的公路,B 值为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设有硬路肩的公路,B 值为旋转轴至硬路肩外侧边缘的宽度(m)”但我们新版的软件中好像还是不包含硬路肩,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遇上曲线很多的项目,改超高文件那是一个相当大的工作量啊!如果其他地方有不一样的理解,那是否能在设计向导时增加一个选项,让用户选择是否包含硬路肩?我们亟待解决这个问题。
你好! 关于超高渐变率计算公式的取值问题,由于各地计算习惯不同确实有过多次讨论,但是该规定在新的路线规范中已经取消了,原因和各地计算习惯的不同也有关系吧。旧规范中对于该公式的定义要求,主要是针对以前低等级公路较多的情况的,是否包含路缘带宽度对于过渡段长度的计算影响较大,而新的规范中对于硬路肩都需要单独设置超高了,那么B值的计算再包括位于硬路肩的路缘带宽度的意义就不大了。而最新的“路线设计细则”修改稿中,也取消了关于B值包含路缘带的这一规定。对于你们目前的设计习惯及要求,如果超高文件的过渡计算中需要包含路缘带宽度,你可以将路缘带宽度加到行车道宽度中,再运行设计向导得到你需要的超高数据文件,然后再按照正常的路幅宽度数据计算得到路幅宽度wid文件及其它数据文件。
昵称:binhai1900 单位:华东院 来源: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邮编:362200 时间:2011-10-14
您好, 立交设计中,小鼻端主线和匝道的偏置加宽渐变率,查规范11.3.7-2就好了,但加宽值在规范哪里查询啊?是不是,表11.3.7-3主线硬路肩已经加宽好的硬路肩宽度减去标准断面硬路肩的宽度就是主线偏置加宽值?还有,规范中提及的z1和z2,即小鼻端加宽过渡长度,我用纬地软件怎样实现?
你好! 在路线规范表11.3.7-3中,对于偏置加宽值C1和C2有明确规定,对于不同的车道类型和设计速度分别列出了不同的偏置值。其中C1是指加宽后的主线硬路肩宽度,C2是指匝道左侧硬路肩的加宽值,你根据项目情况直接选择采用即可。另外在图11.3.7-1中对于C1和C2也有明确的图示。如果项目主线硬路肩宽度小于C1,那么主线硬路肩偏置加宽值也可以理解为你说的C1减去主线采用的硬路肩标准宽度。 对于偏置加宽过渡段长度的设置,首先根据偏置加宽渐变率计算出Z1和Z2的长度(注意Z1长度是至主线行车道边缘的长度,需计算硬路肩加宽段长度),然后分别在主线和匝道的wid数据文件中增加一组渐变段数据,用来描述主线和匝道硬路肩宽度变化的情况,系统即可在绘制连接部图和路面标高图时自动绘制出硬路肩偏置加宽段。
昵称:lovemengjing 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广州分院 来源:广州市天河区 时间:2011-08-14
你好郭工,能不能给我发一份06路线规范的送审稿和公路路线设计细则的总校稿最终确定没,能不能给我发一份啊? 最后能不能麻烦郭工给介绍一下等比分线具体是什么意思?是此线到主线和附加车道的路缘带边缘的距离的比值成等比的线么?为什么我作了几条线试了一下,比例不是定值啊?是不是当附加车道和主线超高不一致时就能用到等比分线?再就是虚拟路拱线的超高怎么编辑啊?多麻烦了
你好! 关于路线设计细则的最终内容目前还没有确定,据了解最终审定稿和目前的总校稿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路线规范送审稿和设计细则总校稿,现在我手头也没有,不过网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下载,你可以自行搜索下载。 关于等比分线的含义和详细说明,在纬地系统教程第五章绘制路面标高图一节有详细介绍,你可以参阅进行了解。等比分线是设计中需要将主线和匝道不同超高横坡度的路基相接处(路脊线)标识出来而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即主线采用主线横坡和附加车道采用附加车道超高数据文件的横坡,二者不同的路基横坡交汇点即为等比分线上的点。用户只需要编辑好端部位置的主线超高数据文件和附加车道的超高数据文件,在绘制路面标高图时,系统即可自动调用相关数据计算绘制出虚拟路拱线位置的超高和横坡。
昵称:nxwjb 单位:宁夏公路设计院 来源:地址:银川邮编:750004 时间:2011-08-02
路线设计规范P69页11.4.3要求,车道数在出入口要平衡,按图11.4.3理解,如果是双车道出口,那就应该设辅助车道。但P66页图11.3.7-3中C)图,给出了直接式双车道出口的图示,图中没有辅助车道,是不是此图划的不规范啊,还是直接式双车道本身就不用设辅助车道了呢?
你好! 你所说的是经常遇到的双车道减速车道的两种设计方式。个人理解规范中这两种情况是适用不同情况的,依据是交通量。交通量较大是采用带有附加车道的形式,交通量小时则可采用不带附加车道的方式。图11.3.7-3C描述的是双车道直接式减速车道,匝道中心线与主线行车道中心线。请注意此种情况下,规范中要求的变速车道长度是很长的(主线120时,变速车道长度要求225米),实际上也就实现了一次变换一个车道的平衡要求了。 按照规范理解,匝道采用双车道有两层需要,一是匝道交通量大,需要两车道;另一种是要在匝道上实现超车功能。可参考一下规范送审稿的图11.4.2-3。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