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 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23-02-24

郭总,您好!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设置互通立交的最大主线纵坡做出了规定。如设计速度120km/h的纵坡值为2%,当在坡度变化位置,设置有竖曲线,前坡和后坡一个>2%,一个<2%,竖曲线上的某些路段瞬时纵坡已小于2%,但仍在变坡点>2%的一侧。

    请问在该种情况下,规范对于最大纵坡的是怎么规定的。

    谢谢!

您好!请浏览之前我们回复的关于互通区主线几何指标要求讨论的文章一下吧。
对于你提到的情况,我个人觉得只要检验互通区范围内,特别是主线车道上涉及到分合流部位的视距,满足识别视距要求,就可以了。
昵称: 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 来源: 时间:2022-11-20

郭总,您好!

我是甘肃某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之前已经阅读了您对《公路最大坡长指标能突破吗》等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针对高等级公路,关于低等级公路纵坡应用,我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规范》第8.4.1条已经给出,当沿连续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运行速度降低到容许最低速度以下时,或单一纵坡坡长超过表8.3.2的规定,或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就“宜”考虑在上坡方向行车道的右侧设置爬坡车道了。

image.png

    

问题1:我注意到,爬坡车道适用条件是“四车道高速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连续上坡路段”,而且规范并没有给出设计速度30及以下的容许最低速度。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三、四级公路纵坡设计时,单一纵坡坡长可以不受表8.3.2的规定,只需要满足最大纵坡及平均纵坡(8.3.4的条文规定)就行,无需考虑通行能力问题。

image.png

问题2:当二级以上公路单一坡长较长导致货车速度降低至容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可以采用爬坡车道来解决通行能力问题。那三四级公路采用的单一坡长较长(超过表8.3.2的规定)时,根据规范条文说明中铰接列车上坡减速曲线图,在7.5%-9%的纵坡上最终稳定速度均能保持在17km/h左右,在设计速度40km/h的三级公路下,与设计速度的差值基本在23km/h左右,相差并不大,所以是不是即便坡长超过表8.3.2的规定,三四级公路通行能力也基本不受影响。因此,也无需对三四级公路设置爬坡车道了。

image.png

盼您解惑,万分感谢!


您好! 关于三四级公路设置爬坡车道的问题和讨论,我们已经回复了。
为了便于更多专业技术人员互相交流,我们将回复内容发布到了“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的“规范问答”栏目中,请注意浏览、查阅。
欢迎继续留言、讨论、交流。
昵称:cuzz 单位: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来源: 时间:2022-12-14

老师,您好,请问市政道路中分带宽度渐变率需要执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9.4.3条内容吗? 若按不大于1/100执行,很多市政道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很难满足。

image.png

据了解,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主要依据《市政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等进行设计,不需要同时满足公路规范吧?!
昵称: 单位:公规院 来源: 时间:2021-10-08

你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关于计算超高时取的超高渐变段长度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取吗?是否可以根据路线设计细则中规定的横向力系数自行计算?就是特殊情况下在横向力系数不超过0.4情况下自行计算超高渐变段长度,是否有变通的情况?

(就是有一条四级公路,地形条件严格受限,超高渐变段长度按照路线设计规范正常取的话取不够,因为基本就是小半径配8%超高!所以渐变段长度不够长,所以请教一下是否有变通情况,再横向力系数不超过0.4情况下,把横向力系数取大一点?)

您好!

关于圆曲线超高与过渡方式、渐变率等问题,请您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的“规范每周一问答”栏目,可使用关键字检索的方式,浏览之前专门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回复内容。

昵称:迷途之森 单位:大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1-11-05

请问,路线规范中(参见下图)指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指的是image.pngimage.png

还是

image.png

规定的一般值?

还有在立交设计细则中

image.png

第二点怎么与路线规范理解呢,是否冲突?

你好!

1、《规范》表7.3.2中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中的“一般值”是对各级公路项目中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要求,其中“一般值”是指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

2、《规范》表11.1.9是对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主线线形指标的要求。为了满足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域特殊的行车需求和视距条件(互通区要求满足识别视距条件),对互通区范围内主线提出的更高的指标要求。如果有条件,请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上的“规范问答”栏目,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专门就互通区主线指标要求进行过讨论和回复。

3、请注意理解和掌握公路标准规范中的“程度用语用词”,这里《细则》中的“可”是明确的推荐性内容,并非强制性条文要求。所以,不存在《规范》和《细则》冲突的问题。由于主要研究编制人员不同,两本规范的推荐性意见不同而已。

昵称:LIN 单位:广东院 来源: 时间:2022-04-11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缓和曲线长度的问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双四和双八两种路基宽度,计算缓和曲线长度,B值相差一倍,计算出来的缓和曲线长度也相差一倍,如果不增设路拱线,以单条车道来看,双八的渐变率比双四小了一倍,极有可能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请问实际项目中 B值应该怎么考虑呢?

你好!关于超高过渡方式、B值计算等内容,我们之前已经在相关问题回复中进行过讨论、说明,请您关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浏览“规范每周一问答”栏目。您可通关过关键字检索的方式,查找到相关的文章内容。谢谢留言!
昵称:南哥 单位: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时间:2022-07-2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9.3.4条对竖曲线设计做了相关要求,即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对视觉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做了要求,但设计速度40km/h或以下的公路,未做视觉半径要求,原因是什么?是否是只需满足8.6.1中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即可?9.3.4条.png

8.6.1.png

同理,在立交匝道设计过程中,当匝道设计速度为60km/h或大于60km/h时,匝道竖曲线半径是否要按满足视觉要求的半径进行设置?还是只需满足规范中11.3.4条中匝道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及长度要求即可。

11.3.4.png


1、公路设计速度越高,对视距、视线等条件要求越高。因此,规范根据工程实践,仅对设计速度较高的公路,提出了“满足视觉需要的竖曲线半径”要求。对于其他设计速度较低的公路项目,没有要求。即满足对应的停车视距等相关要求就可以了。

2、互通立交匝道的设计速度总体还是偏低的,所以规范也没有要求。所以,可以不用考虑了。

昵称:浩浩 单位: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 来源: 时间:2022-10-24

郭总您好!

      我们现在做一个项目,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在平面交叉设计中遇到以下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一、规范10.5.2条1中仅对四车道公路不设置左转弯车道进行了明确,本项目为六车道不符合本条的规定,是不是所有平面交叉都应设置左转弯车道?

image.png

       二、本项目主线车道宽度全部采用3.75m,平面交叉范围中主线车道宽度,左转减速段、等候段及右转减速分流车道、加速汇流车道宽度应该怎样选取?是按主线车道宽度3.75m吗?

1、该条文虽然仅提到四车道公路,未提到六车道....等情况,但从该条文的出发点上(转向交通量大),六车道及以上公路更应该设置左转弯车道。
2、有条件时,当然是按照主线车道宽度来设置左转弯等车道宽度。但是如果平面口受到其他条件限制时,可以适当压缩车道宽度,毕竟平交口范围内车辆速度会明显降低一些的。
昵称: 单位:杭州临安鸿图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2-10-28

你好,我们现在设计一条四级公路(I类)小交通量标准的工程,因路基加宽有限,部分路段护栏需设在边坡上。请问立柱的长度该如何确定?我们现在只是按照边坡坡率增加立柱长度。

你好,关于护栏立柱的设置长度取值及相关计算,您还是咨询一下贵单位技术负责人更为合适。
昵称:田 单位:山东省公路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22-08-11

郭总您好!

我单位在进行山东某市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整治提升工程设计时遇到如下问题:

针对“一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封堵和中分带护栏”的补充设计,我们参考了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33表9.1.5和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P55表10.1.7《平面交叉最小间距》要求: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平面交叉最小间距1000米。根据条文规定,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封闭了一级公路穿城段(例:G104)很多小于1000米的平交开口。目前设计文件已通过施工图批复并部分施工完成,即将于今年年底竣工验收。

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针对“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平面交叉最小间距1000米”多次提出异议,认为国省道一级公路穿越部分村庄时可以认为是“集散公路”降低标准,希望设计院采用“一级公路(集散公路)最小间距500米”进行设计。

针对此异议,是否可以认为国省道一级公路穿越村镇段为“集散公路”?并据此降低标准,采用500米的平面交叉间距?

急盼回复!万分感谢!

你好!你的问题我们已经回复,回复内容发表在纬地软件微信公众号上了,请移步浏览、讨论。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